初審編輯:蘇凱南
責任編輯:王陸見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楊小禾 威海報道
5月13日,威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相關負責人詳細介紹2021年以來威海市公安機關打擊經濟犯罪有關情況,并就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2021年以來,威海市公安機關先后組織了打擊非法集資、惡意逃廢金融債務、利用離岸公司和地下錢莊轉移贓款等專項行動,全市公安機關經偵部門共立經濟案件219起,破案12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65人。
2021年,全市經濟犯罪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
涉眾型經濟犯罪依然較為突出。去年以來全市非法集資、傳銷共計立案67起,其中非法集資立案3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05人;傳銷立案3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1人。非法集資案件本地源發性案件僅1起,其他均為輸入性案件,主要集中在投資、理財類、P2P案、區塊鏈虛擬幣、養老領域、私募基金等領域。
非法金融活動經濟犯罪風險逐步積聚。去年共立貸款詐騙案4起,同比增加3倍,抓獲犯罪嫌疑人5人。這類案件多鉆政策漏洞,作案方法隱蔽、涉及人員眾多、地域廣,部分案件出現集團化、網絡化特征。地下錢莊案件與其他類型的犯罪相互交織,成為轉移贓款的通道,嚴重地擾亂了金融市場秩序。
危害稅收征管類犯罪嚴峻復雜。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犯罪一直是涉稅領域犯罪的主要形式,去年在這一領域立案19起,抓獲嫌疑人30人,涉案金額37.8億元。從案件偵辦情況來看,職業犯罪團伙“暴力虛開”案件依然高發,高危地人員犯罪十分突出,團伙間分工明確、跨區域流竄作案,有意識地設計犯罪環節、延長犯罪鏈條,以逃避監管和打擊。
商貿領域經濟犯罪風險不斷凸顯。在商貿領域犯罪方面,2021年,威海市共立案77起。其中合同詐騙案件10起,職務侵占案件26起,挪用資金案件12起,合同詐騙犯罪手段多樣,手法更趨隱蔽。在涉企犯罪案件中,不法分子利用市場主體在法人治理結構和內部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和漏洞,有的利用虛假、虛開發票入賬報銷的方式侵占公司資產,有的利用職務便利私自收取貨款,有的甚至私自出售公司財物,將貨款據為己有。
下步,威海市公安機關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對重點領域的突出經濟犯罪實施縱深、集約、精準打擊;全面推進打擊利用離岸公司和地下錢莊向境外轉移贓款的專項行動;常態化開展打擊涉稅犯罪專項行動;有針對性地開展打擊惡意逃廢金融債務、證券違法犯罪活動;深入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加強對多發性、新類型合同詐騙和職務類犯罪的打擊;持續推進非法傳銷社區防控體系建設;加快非法集資現偵案件辦理速度和質量;深入細致開展涉眾型經濟犯罪積案化解工作;建立經濟犯罪預警防范工作機制,靶向幫助企業查找漏洞、規范管理;拓展宣傳渠道,提高全民防范經濟犯罪的能力、意識;持續推進非法傳銷、非法集資“零發案”轄區創建。
初審編輯:蘇凱南
責任編輯:王陸見